当“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数智化创新创业赛项选拔赛结果弹出,“中职组一等奖”的字样让我们三人相视而笑,眼眶发热——两个月里,每天近4-5小时的专注投入、反复打磨的方案,终于有了回响。这段历程里的感激与成长,值得细细珍藏。
一、备赛:屏幕前的深耕,以热爱抵枯燥
作为线上赛事,我们的备赛战场就是三张书桌与三块电脑屏。每天固定的4-5小时里,屏幕上滚动着行业资料、往届案例与数据报表,我们像“淘金”般筛选核心信息。为一个数据准确,会反复核对两三份文献;为一个方案可行,会搭建三四种模型对比,结束时常常能看到窗外渐暗的天色,指尖还带着键盘敲击后的微麻感。
这份规律的训练里,指导老师是最温暖的支撑。每当我们卡在资料方向或方案选择上,一条消息过去,老师总能及时上线梳理逻辑:“案例创新点可再挖”“数据要结合应用场景”,每句建议都帮我们拨开迷雾,让接下来的训练更有方向。
我们三人分工默契:一人筛信息、一人析方案、一人优细节。没人抱怨繁琐,遇问题互相提醒,有进展彼此鼓励——正是这每天几小时的并肩协作,让备赛时光充实又扎实。
二、比赛:倒计时的协作,以信任破紧张
比赛当天,熟悉的电脑屏成了“战场”。题目弹出瞬间,我们迅速进入状态:负责调取信息的同学仔细的分析案例,精准分析每年该如何去展开运营;搭建方案的同学快速梳理框架,将核心思路落在文档上;验证细节的同学同步检查数据与逻辑,全程无缝衔接。
倒计时跳动间,每分每秒都珍贵。一次卡在两个备选方案间,眼看时间不足,三人立刻凑在一起快速讨论:“这个贴合案例但不知道下一年会如何”“那个稳妥但很难拿高分”,几分钟后定好最优方案,各司其职推进。键盘声、点击声与偶尔的轻声交流交织,没有慌乱,只有平时训练积累下的信任与笃定。
当最终方案提交成功,看到“完成”提示时,我们才长长舒了口气——手心的汗、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期待。
三、获奖:荣誉后的回响,以感恩赴新程
得知获一等奖时,我们先是愣了几秒,随后便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份荣誉,是对我们两个月每日坚持的肯定,更是对指导老师悉心指导的回报——想起老师在我们训练遇到瓶颈时的耐心点拨,想起他反复叮嘱“细节决定成败”,感激涌上心头;也感谢身边同学的鼓励,让我们偶尔疲惫时能重新振作。
回望这段旅程,收获远不止奖项:我们学会从海量信息中抓核心、在压力下做判断,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不是靠一时冲刺,而是靠日常积累的默契,彼此补位、发挥优势,才能凝聚最大力量。
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在训练中养成的严谨与专注,在数智化创新路上继续探索,用更扎实的成果回馈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为中职生涯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张庆轩(供稿)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