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学校新闻
提升教师心理素养 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暂无

2019年7月1日上午,教师暑期培训按学校计划特邀上海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教授,作了题为《提升教师心理素养,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付磊主持,全体教职工到场聆听。

陈默教授开篇向在场的教师抛出如下问题:中职生难管,怎样管好中职生?陈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青春期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存在同一性发展、情绪极端及期望社交发展等特点。接着分析了都市孩子基本的心理特点,存在天生孤独感、沉重的情感负担、背负空前的学业压力、要求有话语权、现实感弱而个性化要求高、社会性别特征接近、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等。再分析了中职生不良行为特点,往往内心潜抑,存在不良防御、逃避困难的习惯,有的父母有问题造成学生攻击性强,喜欢与教师唱对台戏,班中不能领头就捣蛋,存在反叛主流的习性。分析了职校生中存在表演型、偏执型、自恋型、边缘型、分裂型、分裂梯型及反社会型的不良人格特点。告诫老师们学生人格问题不可改变,要识人善用,正确引导。分析了职校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在于家庭功能失调,列举了单亲家庭、重组合家庭及父母非亲自带养家庭的结构、教养关系、母亲情绪等状况,特别指出母亲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教授通过分析中职生难管的成因,提出了怎样管好中职生的建议。她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富夸张的表情以及鲜活生动的案例,让在座的老师们明白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做老师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能力。要认可自己,树立积极信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不断提升心理素养,提升对他人情绪的觉察力,培养与学生、家长间的有效沟通技巧。通过真正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生理、成长史的了解,找出问题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要提高情商,学会情绪调控和觉察感知,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从听、问、说三方面学会倾听、询问和共情技巧。陈教授从理论架构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用诸多声情并茂的例子展现了一个“专家”教师的鲜活形象。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让人意犹未尽,教师们听得津津有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付磊副校长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陈默教授的报告:陈教授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递,而且有实践层面的策略,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素养提升和日常工作,都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希望大家用心领悟,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养和教育智慧,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

师训室

2019年7月1日